彭文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辣文学www.lawenx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巍巍太行,天下脊梁……

太行山南北逶迤八百里,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天然分界线,在这座大山下面,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双沟村是太行山区众多村庄之一,因为太行山余脉绵延至此形成的两条山沟在此汇合,因而得名双沟村。

双沟村只有一百来户人家,村民大多都姓王,据说是晋商的后代,其余张刘李曹等姓都是小姓,人口不多。

因为实行村民自治,村委会成员基本都是王姓人,偶尔有他姓人当选,也是王家外戚。

曹家在双沟村里是独姓,因此没有什么话语权,直到曹成龙兄弟三人成年以后。

曹家多代都是单传,到了曹成龙父亲这里,竟然一下生了三个儿子,曹父望子成龙心切,就为三个儿子取了龙虎豹三个霸气的名字。

那个年代大家都穷,包括人口众多的王家,只有在后来改革开放了,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老百姓也能多种经营了,村民们的日子慢慢好了起来。

这时候,曹家兄弟也慢慢长大成年了。

搞集体的时候,因为曹父身体不好,算不上壮劳力,赚的工分不多,曹家日子过得很拮据。

而曹家三兄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家里虽然也分到了十几亩土地,但都是山脚下的贫瘠之地,好地都给王家人分走了,种出来的粮食根本就不够一家人吃。

以前搞集体的时候,吃不饱还可以找大队领导,现在包产到户了,村委会也没能力再管

全村人的温饱。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有绝路也是人为的。双沟村虽然贫穷,但是村民们都非常爱护山上的树木,即使林地也都分到了每家每户,也没有人乱砍滥伐。

当然,村民们不需要伐木做饭取暖除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深入人心外,双沟村不缺燃料也是主要原因,因为这里煤炭资源丰富啊,村民们只要到山脚下挖个洞,就能见到优质原煤,比烧柴可好多了。

所以,村民们不需要砍树。

也许有人会问,双沟村的村民们为何不宁愿受穷,也不挖煤去卖呀

答案很简单,煤挖出来了,也得运出去有人要才行!更何况那个时候连自己家种个蔬菜养几只鸡都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卖个鸡蛋也是“投机倒把”,那是要坐牢的,谁敢去试

因为山上的树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山上诸如野猪、黄羊、麂子、野猪等野生动物就比较多,村民们都心照不宣的,饿得受不了就三五人一起结伴同行,去山上打猎。

乡里甚至县里也知道老百姓的难处,加上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也没有落到实处,对于村民们私下的狩猎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上村民们都相当自律,不搞竭泽而渔那一套,倒也相安无事。

但是打猎的风险也是很高的,毕竟那个时候山高林密,老虎狗熊也时有出没,所以村民们也不敢往深山里去。

解放前,村子里是有猎户的,李家的老太爷李大柱就是村里最出色的猎人。

李大柱成年后接过了父亲的传承,成为了一名猎人。只是到了李大柱打猎的时候,用的不是土枪弓箭,而是洋枪了,据说,那是他用猎杀到的一头老虎换来的。

当年日本人来犯的时候,李大柱还当上了武工队员,一手好枪法让打得鬼子闻风丧胆,根本不敢来祸害双沟村。

小时候,曹成龙兄弟三人听多了李老太爷的故事,而李家人本着大家都是关键少数的原则两家结为统一战线,加上曹家三兄弟书读不进,但是人却古灵精怪,豪爽讲义气,很合李家人的脾气,因此李大柱的一身本事也传给了曹家三兄弟。

不过,在村民眼里打猎那就是不务正业的表现,没多大出息,那时候只有读书上大学才是正道,而偏偏曹家三兄弟拿到书就头大,没有一个拿到初中的毕业证。倒是自从学到了打猎的手艺,三兄弟不时进山打猎,而且收获不错,曹家人再也不是一脸菜色,更不用饿肚子了。

包产到户之后,形势慢慢好了起来,政策也慢慢放开了,双沟村终于拓宽了通往山外的机耕道,办起了第一家村办企业—双沟煤矿。

山外的人有钱了,山里的东西比如野味、草药什么的也就开始值钱了,但是曹家三兄弟还是守住了李老太爷的敦敦教诲,没有过度捕杀山上的野生动物去换钱。

但生活总得继续啊!于是老大曹成龙带着二弟曹成虎外出务工,留下三弟曹成豹照顾父母,栽种家里的十几亩薄地,守着那一幢看起来随时就会倒下的土坯房。

兄弟俩在外面下过下过煤井、在建筑工地干过小工,还跑到南方的深圳东莞等地进过工厂,还上过当,受过骗,但由于没有技术,干的都是钱不多的脏活累活,几年下来,也没留下多少钱来。

这时候,村里的煤矿办不下去了,需要对外发包,而且限定在本村范围。曹成龙得知消息后,马上和二弟辞了工,从东莞赶了回来。

在外打工的这几年,尤其是在东莞深圳的打工经历,让心思活络的曹成龙兄弟长了不少见识,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能源的重要性毋容置疑,虽然煤炭行业现在遭遇了寒潮,国家正在高速发展,能源行业迟早是会起来的。

现在,只要自己抢先进入赛道,占有了优质资源,何愁将来赚不到钱

兄弟俩带着这些年打工积攒下来的三万多元,顺利的将双沟煤矿承包了下来。他们在煤矿打过工,知道最怕的就是安全事故,接手后,兄弟俩没有马上组织生产,而是停产整顿。

曹成龙从安平市矿务局高薪聘请了一位退休的工程师刘斌,作为煤矿的顾问。在刘老的建议下,对煤矿的水电及运输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还新增了通风系统,组织了员工培训等等……

一番操作下来,带回来的钱没有了,还欠了信用社十万元贷款。

一晃眼,曹家三兄弟都到了而立之年,眼看就要过了结婚的最佳年龄,曹家父母心里那叫一个急啊!

于是左求亲戚,右托媒人,还终于有几位姑娘过来了,但看到住的还是老旧的土坯房,听说银行里还有十几万的贷款要还的时候,就每一个不转身就走的。

也是,那个年代你说穷一点没关系,房子旧一点也不要紧,但关键你不该欠银行啊,这明显是旁门左道、不正经过日子的人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还真有一个媒婆领来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只是对方索要的彩礼比较高,三万元整,这在当时乡下是普通人不吃不喝工作十年的报酬啊!

曹成龙不同意,但拗不过父母,同时在见过面后,看到姑娘文文静静,眉清目秀的,于是心一横,想办法找信用社主任贷款两万元,东拼西凑的将姑娘娶进了家门。

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觉醒来,曹成龙发现自己的新媳妇状态有问题,基本上不主动和他交流,眼里透出恐惧和害怕,除了知道自己现在的名字外,连家在哪里父母是谁都忘记了。

曹成龙知道,自己遇到人贩子了,自己媳妇一定是被拐卖过来的,这在岱西省的贫困山区并不少见。

曹成龙非常怜爱自己的新媳妇,自己去矿山上了,还交代父母好生照顾,很请了家庭医生为谢芳治疗。

新千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年,我国也加入了世贸组织,国内煤炭价格终于开始走高。

这一年,双沟煤矿产销两旺,曹成龙不仅还清了贷款,还翻修了自家的土坯房。

更让人高兴的是新媳妇为他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让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过年的时候,曹家放了一卡车的烟花爆竹。

在曹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曹成龙的新媳妇谢芳也能够正常交流,并且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了。

曹成龙对于商机的嗅觉非常灵敏,同时因为双沟煤矿储量有限,而且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开采,产量始终上不去,于是,他将目光锁定在正在改制的几家市县属煤矿。

新年刚过,大多数人还在走亲访友的时候,他就以双沟煤矿为抵押,从银行贷款三千万元,开始收购安平市正在改制的几家市属煤矿。

那是一个资本野蛮生长的年代,曹成龙胆大心细、仗义疏财、八面玲珑、谨小慎微的性格帮他赢得了当时安平市一位大佬的青睐,在对方的推动和支持下,他成立了金龙矿业集团,顺利的拿下了一家市属煤矿和一家县属煤矿。

作为回报,大佬和他的家族占有集团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同时,曹成龙还将双沟煤矿送给对方的一个亲戚经营管理。

接手两家煤矿后,曹成龙一样没有急于组织生产,而是请刘斌顾问邀请了四位退休的同事,组成了集团的顾问团队。

在顾问团队的指导下,按照接手管理双沟煤矿的经验,对原来的市属鑫源煤矿和县属富田煤矿进行了整改,优化了管理层,充实了技术力量以及后勤保障等等…

为了工作方便,曹成龙在无为县城里买了房子,一家人搬到了县城居住,将以前煤矿领导用过的几台旧车修了一下,作为三兄弟以及煤矿管理层的代步工具。

兄弟三人也做了一下分工,曹成龙负责整个集团的事务,二弟曹成虎和三弟曹成豹分别出任鑫源煤矿和富田煤矿的矿长。

至于双沟煤矿的负责人,就让那位大佬的亲戚黄才伦担任,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某米的创始人、ceo说过:猪站在风口上,也能飞起来!从2002年开始,国内动力煤价格飞涨,经过机械化改造的鑫源煤矿和富田煤矿就如不停转动的印钞机,源源不断的为金龙集团创造利润,年底就让曹成龙坐上了安平市首富的宝座。

2003年,曹成龙又在那位大佬的支持下,又兼并了三家大型煤矿,至此,曹成龙完成了自己在煤炭行业的布局,那位大佬也更进一步,去了省里,承担起更加重要的工作任务。

2004年初,金龙集团又组建了安平建设和安平物业,正式宣布进军房地产行业。

安平建设依靠集团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仅仅大半年时间,就成功的在省会及省内各地市主要城市囤积了三十六宗共计五千多亩建设用地。

2005年,安平建设在省内六个城市同时启动,这一年的中秋节,谢芳终于完全恢复了过来,曹成龙听了妻子的遭遇,叹息不已。冬至节前,他和谢芳带着两个儿子来到星城巍山,给岳父母扫墓。

回来后,谢芳央求曹成龙寻找地点陆飞扬的下落,曹成龙发动了所有关系,得到的答复都是陆飞扬所在部队为保密单位,人员情况无法查询。

第二年的清明节,陆飞扬因为重伤住院治疗,无法回星城巍山祭拜父母,没有见到暗地过来祭拜父母的姐姐一家。

斗转星移,冬去春来。陆飞扬因伤残退伍了,还来到了安平工作,因为寻亲心切,这一年冬至日他没有回巍山扫墓,又一次错过了和姐姐一家的相遇。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山水不造作

山水不造作

宋知让
醉不解愁,后会无期,来日不方长————男主事业型,认为人生如此有限,妄议什么永远,后来打脸打的,把她宠上天……裴语迟,一个意气风发的电视台明星主持人,正值事业上升期,却不幸遭遇感情滑铁卢。为摆脱失恋阴影,他向台长提交了一份改革方案,没想到引爆了整个电视圈!小说以电视台的变革为背景,描绘了主人公裴语迟如何从一个失恋的主持人,成长为引领电视台改革的核心人物。作者赋予人物浓厚的代入感,带我们走进媒体界的
都市 连载 84万字
我是国学大明星

我是国学大明星

新会利是封
不是一般娱乐文,不是一般娱乐文,不是一般娱乐文!重要的事情说三次!不是娱乐文!这是传统的爽文!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以弘扬国学为宗旨的少年,阴差阳错地进了娱乐圈,经过一系列事情,一步一步地成为了国学大明星!(新书《我在日本当艺术家》连载发布,希望大家收藏点击,投推荐票,非常感谢大家!)求推荐,求收藏,新书群号:575182247
都市 连载 150万字
皇长孙今天脱单了吗

皇长孙今天脱单了吗

九司渺
腹黑毒舌大忽悠女外交官VS大龄剩男皇位第二顺位继承人(本文系现代版伪宫斗与官场现形记)多年后的一天,望月静熹突发奇想,问坐在一旁的长陵渊,“殿下,如果有一天,你见到了过去的自己,你会对他说什么呢?”长陵渊从书上移开目光,想了想,“唔,我大概会感谢他吧!”“为什么?”望月静熹兴致勃勃地问。男人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笑意,“因为他让我遇见了你,你呢?要对过去的自己说些什么?”“我?”望月静熹挑了挑眉,不说话
都市 连载 108万字
暴富后我把死对头娶回来了

暴富后我把死对头娶回来了

清风塘
“钱不是用来花难道是用来看的?”她就是这样认为的,花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赚钱!她,前世是云城经商世家的大小姐只赚钱却不会花,最后被人给害了,这一世,不花就对不起自己。“我跟你合伙,卖的药材一人一半。”“合伙?看心情,要合伙的人可多,你先去排队。”他,本来应是叱咤风云,励志成为尊上的人,遇上她却喜欢上花钱……
都市 完结 70万字
偏执首辅命太硬,得盘!

偏执首辅命太硬,得盘!

一季之秋
介:花笺作为堂堂二十一世纪妙龄少女,竟穿成了不受宠的古代侍妾!试问谁还有她惨?不受待见就算了,还遗留下一堆烂摊子!今日丞相千金为难,明日杨家千金刁难,花笺直觉得日子要过不下去了。偏生那貌美首辅大人仍在自己眼前晃悠,既然如此,那就别怪她逮着正主可劲儿坑了!“夫君,听闻您身子不爽?奴家给你熬药。”“夫君,我亲手做的点心,赶紧尝尝!”药里全是大补参,点心里也掺上了料。前几样,某首辅只当是取悦他的手段罢了
都市 连载 28万字
美人中单太会撩,峡谷野王遭不住

美人中单太会撩,峡谷野王遭不住

楚觅
当下水道中单之神宋虞巅峰赛碰上了KPL史上最强野王顾景,原本只以为是巅峰赛中的露水情缘,为了直播效果,他拼命地撩人家职业野王哥哥,反正巅峰赛而已,撩完就跑。结果没想到野王居然还想拉自己打职业!?他更没想到,在好不容易加上联系方式后,野王发给他的第一句话居然是:“你好,请问谁家纯情小中单天天在王者峡谷钓野王啊?”离谱!他明明是钢铁直男一枚,为了生活才被迫在直播麦麸,却居然毫无察觉地一步步踏进了景神给
都市 连载 61万字